2023 年总结杂谈和展望

32 minute read Published: 2024-01-05

再次琢磨我的观念结构,再次浮现一种相互联系的感觉。

2023 年年初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划就是看书,我想看更多感兴趣的书,想了解更多对于我来说还是一片空白的知识领域,埋头于书堆中,不管熊市如何惨烈。从结果上看,确实我也做到了,但其中的过程并不像年初认为的是古井无波,反而心理上是有得有失,真乃是生活本来的滋味。除了看书之外,我也学到了很多新技能。

最值得说的一点是,我又重新学会了开车。我拿到驾照很多年了,但一直都没怎么开过,这次请了陪驾跑了多次之后,又可以一个人上路开车了。开车于我而言,是一个求生技能,可以不用时时都牢记于心,但用得上的时候需要会,就跟我去年学游泳一样。我会担心自然灾害,会想要习得求生技能,这就是我的目的。但会开车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体会:它可能是我们平民可能获得的最强力的装备。虽然汽车不是什么攻击武器,只有速度上的功能,只能把人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种地方。但坐在车内驾驶的时候,人和机器合体,这给我一种前所未有强大的感觉,比猩猩拿着木棍带来的能力增幅强大多了,我感到工业技术的伟大。我开车的时候还没有享受的感觉,可能只是因为我尚属新手,我必须时时谨慎,才能好好地配合我的伙计。

夏天的时候上了几个月的口语班,最大的收获是不要放不开,说英语的时候感到羞愧为难才是最不应该的。这个课程作为一个类似英语角来说是挺好的,可惜我即使是在说英语的时候,喉咙还是会很容易感到疲惫。一下午去上 3 个小时的话,说得我太累了。除了说的方面,也做了几本英语教材和习题册,但最高兴的是在 2023 年我有了看《经济学人》的习惯,期期不落。真的很让我有成就感。一开始我要花整整 5 天时间才能读完,到现在基本两三天就扫完。经济学人的文章水准普遍还是挺高的,时不时有特别好的文章,看完让我想拍案叫绝。哎,以前是错过了多少呀。我现在觉得如果一个中国人同时会中文和英文,那将是一个很大的文化上的优势。而且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之大,当前中国文化传承之衰弱,要是能有人能参照西方思想,让中国文化产生现代化的革新,这真是一项伟大的功业。因为这个念头,有一阵子我对新儒家感兴趣,可能他们在做这件事情。但似乎随着老一辈的逝世,现在影响力也不够了。

在生活方式上,我终于在 2023 年完成了装修,住进了新家。虽有各种小缺憾,但我现在痛恨装修,不再考虑改动了。不用租房子住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我的书有地方放了,家里看书的桌子也有跟图书馆一样宽敞,这可能也是我今年能看这么多书的一大原因。我也学会了烘烤面包。做面包不像淘米煮饭那样步骤少,但做发酵的东西的时候,我感到像是在养一个宠物般的娴静,虽然几个小时之后我要吃掉它(惊恐)。揉面团也是一种按摩和放松,加水加盐都需要精确地量化,我反而挺习惯这种数量精确的生活方式。我也学了一点菲律宾短棍,跟拳击给我的感觉一样,它的动作轨迹是科学的,体现了牛顿力学。

2023 年的行情除了冬季时候的一波上涨,前面给我的印象都不深刻,开年后是一路走低,然后一直都比较沉寂。在市场死气沉沉的时候,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在写回测策略的代码,后来某天电脑的 SSD 出了故障,数据全丢失了。我一阵灰心丧气,接下来都再也没写过代码。我想今年我可以重拾代码了,我想写点东西,继续实验我的想法,做出自己需要东西。这会给我自己是一个工匠的感受,可以不考虑利益地做着手工。我一直觉得编程也只是门手艺活,而手艺活可以走向艺术,也可以走向流水线。我想试试前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符合惯例地梳理一遍 2023 年看过的书的体会。其实全年的主题都是历史,看的书主要是关于哲学、艺术、思想这 3 个方面。另外我也看了高华录的历史课,秦晖的讲座,这都很珍贵了。我读历史是想满足我长久以来最大的好奇心:历史上那些跟星辰一般的人物,他们一生给后人留下来的思考是什么?他们面对的是什么问题?我想只有先了解这两个问题,我才能回答后面的问题:这有道理吗?哪些地方他们说的不对?经历很多年的教育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毕业后还思考这些问题就是在没事找事,或者大言不惭。但我衷心认为这才是最有意思的事:要不然这个星球只是一堆土、一团水,最多再加上一群野兽。仅是这样的世界来或不来都不足以夸耀,但既然来了,我就要见识当下最脆弱也最堪称奇迹的景观,也就是我们人类一代代推进的思想。


按看书的顺序:

很值得读一遍的博士论文,尤其推荐给非公务员家庭出身的人读,可以了解下县级人员的结构。自改革开放后,就产生一种心照不宣的规矩:你可以去赚钱,但不能打听政治。大多数人是不了解国内的这种党政双元螺旋是怎么运作的,也不知道县级的各个部门是干什么的。看完还有一点遗憾,这篇论文的年代距今有点久了,近十多年来肯定有了很大变化,可惜没再听说有类似的分析资料可读了。

奥地利经济学的入门教材,书是极好的,介绍的也是经济学常识。但于我而言尚有疑惑没有得到答案,一是因为我们降生于世是随机的,我们随机地就拥有了国家和文化,所以不可能存在迁徙的自由。我的意思是,即使所有国家都没有海关和边界,只要语言、文化、亲情的束缚在,我们都不能全因为经济原因迁徙到其他工厂里面去。理论说自由市场会让该去的东西自动分配到最值得去的地方,但人这个要素就做不到。所以我会怀疑自由市场是不是真的可能存在。第二个疑惑是我后来有的,奥地利经济学派注重逻辑定性分析,而大学里教材教的经济学注重模型测算。这两种不能说肯定有一方更好、一方更坏,但我认为定性分析有其危险之处:定性分析之下,结果只有两种选择,正向和反向,一旦考虑不周,得到的结果是大错特错,完全是南辕北辙,这很危险。

济公的话本故事。以现代小说角度看,故事比较老套,一些内容有深意。

之前为凑单买的书,读了感觉写得也挺好,把财务报表涉及到的基本的比率介绍了一遍,介绍了不同行业的各种比率特征和基本的估值思路。

很薄的册子,但书是非常经典的,读起来很治愈,爱是宇宙的奇迹,也是普通人最容易以此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另外作者作为西方人反思了西方思维中根深蒂固的亚里士多德逻辑观念。西方逻辑的核心是不矛盾律(A,则不可能非A),而印度哲学逻辑(佛陀)是「既非有,也非无,乃是空」(非A,非非A),中国哲学逻辑(老庄)是「真即是假,假也是真」(既是A,又是非A)。这个三分法耳目一新,因为我苦中国的套套逻辑久矣,认为恰恰是这种不明事理,啥都可以,啥都对的思维态度,让中国历史上没能发展出逻辑学。而作者在爱这个主题里反而认为亚里士多德逻辑让人机械化,中国逻辑可以用来调和它。

全年看过最有收获的心理学书籍,给自己疗伤的好工具书。书的内容讲的是国际上对心理创伤的 3 个研究阶段,前两个现在来看都是错误的,没找对路子。只有到了最后,用回顾哀悼这两个方法对创伤进行治疗,才取得一定效果。我对回顾比较熟悉,因为经常反思自己,但在这本书里学习了哀悼,学会挥手对自己说再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小说,很治愈也很少女心,多么温柔呀,推荐给对同情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疑惑的人读。

不是鸡汤的假心理学,而基于实验研究的成果介绍。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同一套机制:方便的环境信号、奖赏、重复。我以前就深切体会到自制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因为我经常制定计划,但显然计划不能靠自制力全部完成,所以我很好奇这要怎么办。这本书给的答案是说,没有自制力这回事(或者人人都不多),关键的是要培养出习惯,自动行事而无需自制力。更重要的是,要用培养恶习的方式去培养想要的习惯,就像孔子说的「好德如好色」。

不知道这本书算不算历史小说,它讲的是佛陀得道的故事,但是以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我时常感到现代人遇到的困难和历史上著名人物遇到的是一样的,或者说他们遇到的和我们是一样的,因为虽有环境时代的变化,但生活好像还是生活,本质没变。现代人的困惑,和佛陀当时的困惑,可以相互参照和印证,虽然我不是很同感他的答案,但他经历的过程很有代表性:我们成长的阶段会远比预期的要多得多(如果我们愿意自己终生要不断成长的话,而不是僵化)。

Rust 编程书籍,大白话手把手讲细节系列的好书。

如果说去年看的《交易,创造自己的圣杯》是剑宗的话,那这本就是气宗。前者主要讲成功交易者的框架架构,它会讲各个组成部分和原理。但这本书更有价值的地方讲的是人生哲学、财富观念,交易者怎么实现人生目标,而不是一台赚钱机器。

在图书馆偶然拿到的,读了一部分。它讲的是现在流传下来鼎鼎大名的历史著作书写作的历史,也就是历史书的历史,再附以作者的评论。

学英语的阅读材料,很容易读,看完让我觉得改革开放的中国真是照着美国改的,把美国价值观除了宗教部分完全搬了过来。

对现代绩效社会的批评。绩效社会虽然不是奴隶社会,但通过资源分配的奖励,人人眼前都吊着一根萝卜,人因此跟随指挥棒做事。而打心底不想跟指挥棒的人,不得不做,这就会失去意义感,认为自己做的事没有价值和意义,变得倦怠。

斯多葛一代宗师塞涅卡写的几封信,文笔磅礴,说理通透,几千年前人家的分析就这么好。人生应该怎么度过,时间、财富观念真是永恒的主题。

说只有自己才代表人民的就是民粹主义。

讲沟通的好教材,不像非暴力沟通那样要双方认同才能实操的规则技巧介绍,这本书里是属于心理学的。

看了这本小说后,给我打开了芥川龙之介的大门,后来也读了很多他的小说。我很佩服一个日本人这么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他能把中国的传统故事给改造成具有现代内核的历史小说,老故事新说,既讲得引人入胜,又很有深意。最喜欢他的短篇小说,写得极好,文风很对胃口。

英语童话书。

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主角视角和讲的故事都有意思。

余华讲他自己的经历。

全年最值得推荐的中国近现代史。不像徐中约那本经典那样细,但更具有全球化贸易的视角,以制度创造来应对外部冲击为核心主题。

读着非常让我感动的书籍,看到哭,后面才知道是科幻双料奖作品,我认为这本书即使在这些得奖作品里也属于水准最高的那些。明了自己的来处,知晓自己的去处,这需要很幸运的智慧,而能坦然接受,这需要更伟大的善良。我们绝大多数人已拥有这等幸运,因为我们降生于世了,但智慧和善良都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拥有。

我的写作梦重新浮现,我回想自己以前在初高中时挺喜欢写作的,所以看了这本书想了解专业作家是怎么回事。结果介绍的都是畅销书或者网文的写作技巧,教怎么设置悬念,大环套小环。还有就是要勤奋,每天都要写。

这本小说回答了好小说是什么样的。这只是代表一个流派的答案,叫做文本主义,我认为这个流派挺有道理的,小说文章当然要以它的文字为根本。一流的小说要在情节、人物刻画、主题上三者交融,不着斧凿痕迹。三者偏科两者、甚至只重一者,都不太好。这个观点也可以用来分析其他讲故事的题材,像电影、动漫和游戏。

算是讲得比较清楚的哲学史了,大部分内容跟着读下来都能起码看懂,有少数一些像本体论的反驳例子的推理当时没看明白。读一遍下来最大的收获是哲学理论发展过程的几个关键节点和脉络。

首先是苏格拉底,以前听过说他把哲学拉下来到人的位置,现在明白了这说的是指在他之前都是自然哲学,探讨的问题是自然宇宙的本质,这些哲学家给的答案是一种种猜想,没法验证,验证还需要等将近两千多年,由科学这门学科来完成。这些关于自然本质的猜想是空对空,谁也不服谁,谁也都看起来有点符合经验,所以搞了几百年大家都厌倦了。到了苏格拉底这里,他找了一条新的路————有一些很核心的问题,我们不需要科学,我们依靠内心就能知道答案有没有道理。这就是关于人的哲学,人自己的心就能充当科学仪器的作用去检验理论。这时关注的问题就由宇宙的本质,转到了人的本质,这个问题在那时看来是更好回答的。

第二个节点我觉得是柏拉图,他提出了一个理念世界作为本源。理念世界当然很振聋发聩,洞穴的比喻也很有寓意,但更重要的是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往后或往外退一层,设想外面之外还存在某个东西。这也许是一种诡辩技巧,没有回答问题。后来很多哲学家的思路我认为没要超脱这个套路,有两个特别重要的哲学家需要提。康德说在我们所有可感之外,可能还有一个物自体世界,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可以了解它;弗洛伊德说我们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个我们不了解、不能控制的意识,所以我们的想法也不是反映我们本来面貌的。这两套加起来,相当于否定了「人」这个东西的 IO,所有 Input 都被物自体隔绝,所以 Output 都被潜意识隔绝。同时否定了理性和感觉,于是造成了苏格拉底原来企图的失败:人没有能力依靠内心知道答案是有没有道理,因为 IO 都是不可靠、不反映自我本真的。于是哲学似乎又面临了绝境,变成了空对空。

第三个有意思的脉络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对师徒代表性的看法,被基督教先后采用,一直流传至今,此起彼伏。而恰恰是对于心和物、理念与经验的不断来回讨论,反而能打开思路,两个流派都不断进步。

按主题讲的哲学,而且是通过思想实验来说明和反驳哲学观点的。这很有意思,因为这样的思想实验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琢磨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构造这样的例子,就是哲学家需要从事的工作(当然不是全部)。所有思想实验的逻辑核心还是不矛盾律。看完也许有些人会直接采纳作者暗示的最先进哲学观点,因为内容的编排就是那样,后面的总是更完备,能反驳前面所有。但显然作者的本意不是给一套最先进的答案给读者。或者有些人看完干脆直接采纳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尤其是在个人主义为主流的现代社会,似乎问题没有答案,全取决于个人与具体情况,啥都有道理,另外每个章节对同一个问题能给出四五个都有道理的回答,容易看到最后脑袋变成一团浆糊。这两种都是取椟还珠。

思想家设计了我们现在的世界,他们著书立说告诉我们说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而认同这些理论真的有道理的行动派成为了政治家。这本书从柏拉图讲到二战后,讲到的人物还是非常多的。因为我认为自己是自由主义者,所以对自由主义在启蒙运动中的形成最感兴趣,这个过程也远比我预期的要复杂,甚至算不上是什么过程,因为强调的重点不断在变。总的我还是倾向洛克的古典自由主义。

但看完让我最过瘾的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部分,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各种政治观点粉墨登场,都是对自由主义的反驳和改进,形成了现在从左派到右派的政治光谱。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写的是她对自己的父亲的回忆。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的平直,没有任何技巧(千万别以为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试过,不行!)。就像是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过这种的念头,想写点对自己父亲回忆的材料。

最负盛名的艺术史,终于读完了。除了装帧精美外(一定要看纸质版!),最大的特点是逻辑脉络清晰。艺术最初是和魔法等超自然力量联系的,图画、雕像可以充满神圣力量。可以称之为一个阶段,是因为那时艺术家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对「艺术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给了自己新的答案,但不能因为风格大变而怀疑他们的技巧会和前面的人很有差异。这个答案又取决于艺术家认为什么是真实、展现出什么更重要。最开始埃及壁画都像是七巧板,因为他们认为把各部分最突出的特征拼起来的画最真实,古希腊时认为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画出来最真实,到了近代就有像镜子般、像人眼的感觉般的真实,甚至魔幻主义像梦里错乱般的真实。

有意思的一点是,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它跟哲学史一样,是关于心和物、理性和感觉孰轻孰重不断来回互占上风,此起彼伏,相互进步。但一到 20 世纪,对理性和感觉都否定了。认为理性是虚伪的,我们谁也不是时时刻刻理性的,甚至没有一个时刻是理性的;认为感觉多变是不可靠的,我们谁也不知道感觉是不是外面某个超自然东西直接置入脑中。这让艺术也步入困境。

这是看完艺术的故事之后找来看的中国艺术史,一句话,不如上一本远矣,因为它没能给出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看完有个感慨,西方和中国艺术家的地位一开始都是工匠,都是不受尊重的。但西方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地位因为天才而备受尊崇。因为国王也好教皇也好,自己都明白假如砍了画家的脑袋,那是几百年也不会再出一个的。因为一时的生气而让自己的宫殿少了能流传千古的作品是不划算的。而中国的故事里,宫廷画家一直没有得到从工匠到天才的转变,被侮辱下狱,甚至有留下遗言要子孙不得再画画的事。

一本小册子报告集,是上世纪 50 年代一次对于社会科学划分问题的讨论。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三分天下,在历史上是怎么形成的。这种划分在一百年后,当时已出现了不足。

WWW 发明的历史。

出版后第一时间读了遍,在这个领域里永远推荐的 No.1。

我重新觉得复杂性理论科学是能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而且在哲学尤其是心灵哲学上也是一重要流派,所以又看起了复杂性理论,这是我老本行。这本书的主题就很好地反映了跨学科的特点:图论、博弈论、经济学、社会学 4 者融于一本书,这是别的教材很少能看到的。